ENG | |
+852 9580 1150


報刊雜誌

如何選擇醫療服務 - 謝卓華醫生 國手開講

04/07/2014

日前發生的一宗市民於醫療中心接受抽脂手術後死亡的事故,讓公眾重新關注於診所進行之手術是否需要受到適當規管。有關該宗事故,現時仍交由警方及衞生署聯合調查中,暫不予置評。


的而且確,隨著科技進步,現時很多治療及手術,已毋須進醫院,也可在診所內進行;但現時各式各樣的醫療資訊、推廣甚至廣告繁多,市民應如何憑這些公開資訊,去選擇有保障的醫療服務,甚至手術,實在是一門學問。


最簡單可行的,是大家在診所接受任何手術前,應確保知道手術醫生的資料,姓甚名誰,是否具有相關的專科資格?對有關醫療程式的熟練程度或經驗是否足夠?曾有病人反映,看到網上資訊,被轉介到私家診所接受治療,直至療程完結,仍不知究竟誰是其主診醫生,更說不上什麼資歷經驗。這樣接受手術,很難有什麼保障。


事實上,現今資訊科技發達,不少醫療中心及診所,均在其網站或社交媒體平台上,發放各式各樣的資訊或推廣,亦介紹有關治療或手術的特點。其好處是市民容易獲得相關資訊,但亦難免有部分會誇張失實,引起誤導。


公眾在閱讀這些訊息時,有一點可要特別留意︰若相關資訊是由醫生署名提供,他們便需要對這些資訊的真確性負上責任,而醫務委員會對此亦有嚴格的指引;相反,若資料只是由個別的中心或網站名義發放,醫委會便無從監管,真確性亦難以保證,則讀者不妨想一想︰究竟有關資訊是否值得完全信賴?


若某醫療網站或機構,連誰是資料提供者,誰是主理醫生,也避而不談,讀者若把健康甚至生命交託此等機構,是否明智之舉?在這個資訊及推廣泛濫的年代,我們應保持客觀細心,不隨便「照單全收」,以免墮入宣傳陷阱,損失金錢之餘,更有機會令自己的健康受影響。


作者為香港大學外科學系
榮譽臨床副教授、血管健康基金會會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