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血管疾病可以打疫苗?

AM730 2022-02-25 現時疫情席捲全球,病毒無孔不入,從科學角度抗衡的最有效方法,是提高疫苗接種率,以減低病毒的殺傷力,並避免醫療系統被拖垮。但因種種原因,仍然有很多人對注射疫苗有很多顧慮。 最近收到很多查詢,都是關於有血管疾病的病人,擔心是否適合打疫苗,當中涉及動脈及靜脈疾病。而最常見的是血管內有支架的病人。 陳婆婆八十多歲,數年前因腿部動脈血管阻塞,引致腳趾潰爛,需要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,把血管擴張,並植入支架,手術後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。婆婆手術後康復理想,現在可以正常走路,但一直拒絕打疫苗,恐怕會令支架閉塞,直到最近政府推出的嚴厲措施,她才再次考慮。 其實以現時已知的科學數據,在香港我們使用的科興及復必泰疫苗,是沒有證據會引起血管閉塞的!但為何市民會有一個謬誤,認為打疫苗跟「血栓」(Thrombosis)會有關係?相信是混淆了另一種在香港沒有使用的疫苗:牛津的阿斯利康疫苗(Oxford/AstraZeneca)。這疫苗在英國廣泛使用,有研究發現會引致一種極度罕有的血栓風險(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)。但從宏觀角度,仍然是利多於弊,只是使用上有年紀的限制。由於這疫苗在香港並沒有使用,毋須在此深究,更不需作不必要的擔心。 另一個引致謬誤的原因,是早期曾經有打完疫苗後出現血管閉塞的個案,但後來經深入調查,發現這些個案都是本身患有極嚴重血管疾病,並且沒有接受適當治療,即使不打疫苗血管也隨時會閉塞。 因此我的建議是: 陳婆婆經檢查後, 確定病情穩定,已經接種疫苗,可以見孫仔啦!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「九十後」還能接受手術嗎?

AM730 2022-01-14 這裡指的「九十後」,是真正的九十歲以後。接近百歲人瑞還要動手術,以現時香港人口老化的情況,絕不罕見。筆者處理過年紀最大的,是一百歲!這情況尤其以血管外科手術最為常見,當人體的血管已經用了近百年,出現老化並發展成血管硬化,血管壁變厚,引致收窄甚至閉塞,不足為奇。 六十多歲的A先生,已進入退休年齡,由他照顧的母親已年過九十,患有認知障礙,行動不太自如,需要家人長期照顧。 A先生發現母親的右腳掌冰涼,並出現痛楚、變色的情況,雖然她並不能把症狀表達出來,但兒子憑她的表情反應,也能察覺到母親的不適,最初只是見見家庭醫生,服用藥物觀察一下,但情況並沒有好轉,及後發現尾趾變黑,才察覺到可能跟血管情況有關,輾轉被轉介到血管外科。 經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大腿動脈血管嚴重閉塞,引致腳趾供血不足而出現壞疽(Gangrene),若任由情況惡化,整條腿也會保不住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 經醫生分析,方案有三: 進取的話可考慮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(Endovascular Surgery),把閉塞的血管打通及擴張(Angioplasty),需要時植入支架,增加血流量,保住下肢。但以九十多歲之齡接受手術,當然會存在一定風險及變數,手術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,若果出現併發症,隨時「送她一程」。 保守則可以讓壞疽自然發展,當變黑的情況擴展到不能接受或有危險,便把下肢放棄,接受截肢手術,一勞永逸,反正病人長期臥床,失去一條腿功能上影響不太大。但是截肢在形象及心理上的影響,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。 再消極一點,順其自然,甚麼也不做,即使壞疽影響到性命,病人都已九十多歲,就讓他百年歸老,也未嘗不可。但眼巴巴看着病人下肢逐漸變黑甚至發臭,也是頗折磨的! 若你是病人的家人,你會怎抉擇?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截肢的恐懼

AM730 2021-07-30 失去一條腿對很多人來說,已經是非常恐怖的事情;但比它更恐怖的是,當已經失去了一條腿,還要面對有可能再失去餘下的另一條腿! 七十多歲的A婆婆,患有糖尿病多年,十多年前由於右腿出現傷口處理不當,引致傷口發炎,壞死組織惡化蔓延,為避免病情惡化引起生命危險,惟有「棄肢保命」,忍痛做截肢手術,把膝蓋以下的小腿切除。 雖然失去一條腿,但婆婆仍然非常積極,學習使用義肢,仍可來去自如,自給自足。但數個月前,左腿其中一隻腳趾出現傷口,並且慢慢變黑,經骨科醫生診斷,認為腳趾已經壞死,需要把腳趾切除。 手術後,腳趾的傷口清洗了數個月仍然不能愈合,醫生警告婆婆,由於下肢血液循環並不理想,組織壞死的情況有可能向上蔓延,並有截肢的風險! 婆婆聽到「截肢」二字,嚇得魂飛魄散,終日誠惶誠恐,更向家人表示要與僅餘的左腿「共存亡」! 婆婆後來被轉介至血管外科,經檢查後發現,左腿的動脈血管嚴重收窄及閉塞,而引致腳趾壞死,截肢的風險確實存在!醫生為病人做微創血管腔內成形術(Endovascular Angioplasty),在腹股溝處的動脈刺一個小洞,再放入細小的儀器,把收窄及閉塞的血管打通擴闊,並植入支架。術後婆婆足部的脈搏再次重現,久久不愈的腳趾傷口,數星期後便慢慢愈合,而最重要是截肢的風險得以避免!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「幫到手」的專科醫生

AM 730 2021-06-18 「專科醫生」這個名詞,最近鬧得熱烘烘,因為政府有意引入海外醫生免試在港執業,計劃中有已經完成專科培訓的,也有很多非專科的醫生仍需在港接受專科培訓,才能獨立地去診症治療。 一名專科醫生的誕生,一般需要於醫學院畢業後,再接受6年或上的專科培訓,甚至多至10年也不足為奇。以外科專科為例, 受訓中的醫生,是需要在監督下參與一定宗數的手術,以確保質素,因此專科醫生的訓練是需要資源的,而這些資源是有限的。 若引入的全是專科醫生,相信爭議不會很大,因為真的是「幫到手」,也不會「爭資源」! 筆者十多年前在完成外科專科培訓後,為了要進一步深造血管手術,便遠赴英國一間知名的醫院觀摩,那時英國是承認香港醫科資歷的,當主管的教授得知我已完成專科培訓,便主動詢問我有否興趣當值,我本着學習的心態,便一口答應。此後的數個月,日間幫教授照顧病人,安排及輔助手術;晚間當值處理急症,遇上要做緊急手術的,才召喚顧問醫生回來。由於我當時住在醫院宿舍,並不介意在周末及假期當值,這樣便大大減輕他們受訓中醫生的工作量及當值次數,我更成為他們的「周末救星」,跟受訓醫生們打成一片,最重要的是不會跟他們爭奪受訓的資源。 原來他們正在聘請一名「駐院專科醫生」(Residence Specialist),並且懸空多時,由於我已具備基本的外科知識及技術,完全符合職位需求,後來他們竟主動邀請我應徵,可惜當時我並沒有移民的打算! 在以手術為主的專科,若引入的是仍需培訓的非專科醫生,便應有相應的增加資源政策,否則在有限的資源下,手術數目不能夠增多,訓練出來的專科醫生數目並不會增加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醫生人手

AM 730 2021-05-21 政府計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,期望紓緩醫生人手短缺問題。從管理角度,以此方法去改善醫生的供求情況,實在無可厚非。而坊間亦有很多討論,說現時手術排期長,增加醫生便能縮短輪候時間。真是這麼簡單嗎? 現時看到政府的政策,似乎引入的醫生不少是非專科醫生,在香港仍需要接受專科訓練,才能成為有自主能力的專科醫生。那麼這便不是簡單的人手供求問題,讓我跟大家分析一下。 以外科手術為例,有資格”操刀”去負責手術,一般也需要從醫學院畢業後,接受最少四至六年的專科訓練,若牽涉一些複雜的手術,往往要十年以上的培訓。而受訓中的醫生,需要每年呈交參與手術的數目,這數字是不能少於專科醫學院所訂明的下限,以確保質素。 即是說,一間醫院能訓練出多少名外科醫生,是受限於該醫院的手術數目,筆者曾經擔任外科專科醫學院委員一段長時間,他們每年的其中一大任務,就是因應每間醫院的手術數目,去決定受訓醫生名額。總不能降低門檻,濫竽充數吧! 那為何不把手術數目提高? 其實醫院裏手術室的使用情況,已經接近上限,每天的手術名單,都是排得滿滿的,日間甚少有空置待用的手術室; 即使加班在晚間進行手術,有足夠的病床及配套去支援嗎? 現時深切治療部的病床是常滿的,不時有手術因缺ICU床要押後或取消 ; 甚至普通病床,在流感高峰期,也會出現短缺; 病房的走廊長期排滿一張張的”加床”,情況跟多年前的’帆布床陣’一樣壯觀; 專科門診的診症室不足,”孖房”是常態,甚至坐在走廊診症也不足為奇,私隱在這裏是奢侈品! 想在手術前後安排電腦掃描檢查嗎? 對不起,要等上年計! 需要的,還有新醫院、手術室、病床等各種配套。 這是醫療體制的問題,醫生人手,只是整個醫療系統的其中一環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