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邊血管疾病微創治療

信報 – 2013-08-06 腦血管或心血管硬化所衍生出來的腦中風或冠心病等嚴重疾病,讓大眾聞之色變;而隨着都市人「三高」(高膽固醇、高血壓、高血糖)日趨嚴重,加上吸煙及年紀老化等風險因素,實際上我們全身血管均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硬化現象,血管逐漸缺乏原有彈性,血管壁逐漸變厚、鈣化甚至閉塞。所謂的「周邊血管疾病」就是指心與腦血管以外,身體其他血管疾病所帶來的健康問題,血管硬化便是最常見成因。 臨床上,最常受影響的是下肢動脈,隨年紀增長,加上上述各高危因素,導致患者下肢血管壁逐漸變厚,血管亦因此變得狹窄,嚴重時甚至可完全閉塞,令血液供應不足,引起「間歇性跛行」,即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便出現下肢疼痛,最常出現於小腿肌肉,通常休息一會便可紓緩,但隨着病情惡化,走路距離愈來愈短,甚至連靜止不動下肢亦感痛楚,嚴重者更可出現不癒之潰瘍及壞疽,若仍未有妥善處理,約5%患者最終可能因下肢壞死而截肢。 統計顯示,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,有15%出現間歇性跛行情況,到了七十歲,比率更上升至30%。外科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情,安排合適的治療。早期個案,醫生可透過藥物改善病徵,再鼓勵病人透過適量運動,保持外圍並行血管的血流暢順,但已有問題的血管,仍然是閉塞或狹窄的。 因此病情中度至嚴重者需透過介入性治療處理,除傳統開放性手術,醫生亦可通過微創介入治療,以球囊或支架擴張狹窄或已閉塞血管,恢復腿部血液供應。對比於開放式手術,微創介入手術傷口細,可局部麻醉進行,復原較快。 一般球囊透過導管進入目標血管內,靠壓力擴張狹窄段,使阻塞的血管恢復下肢血液供應;但因大部分病人血管已產生病變,有報告指約六至七成病人在十二個月內會有「翻塞」現象;現時較新式的「滲藥性球囊」,比一般球囊多一層藥物,會在擴張後在血管內壁內發揮藥效,目的是延長血管暢通及血液流動,從而達到直接改善下肢血液供應目的,減少復發。 作者為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、血管健康基金會會長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

淺談血管手術

信報 – 2013-07-09 每當跟非醫療界朋友談起要處理血管手術時,對方很自然會問︰「血管手術?是不是心臟開刀手術?」借此機會說明一下血管外科(Vascular Surgery)是什麼。 心臟手術多由心胸外科醫生或心臟專科醫生處理,而人體全身的血管包括動脈及靜脈,除了涉及腦部及心臟的血管,其他的血管統稱為「周邊血管」;周邊血管如需接受手術或治療,一般會由有血管外科經驗的醫生處理,行內通常稱他們為Vascular Surgeon (雖然名銜上仍是普通外科專科醫生)。 周邊血管疾病,常見的有靜脈曲張、深層靜脈栓塞、動脈阻塞及狹窄、腹部主動脈瘤等,還有其他罕見的,實在多不勝數,但對大部分市民來說,這些都是艱深的名詞。 隨着現代醫學演進,現時的血管外科學,可說是「技術」與「科技」的結合。醫生不只以傳統「開刀」方式從事手術,還結合了各類嶄新儀器,監察及低創傷性的療法,提高治療效果,例如各式血管內導線、導管以及血管支架的發展,都令血管疾病手術的整體效果更佳。這些血管的微創手術,現時多被稱為「血管腔內手術」(Endovascular Surgery)。 以靜脈曲張為例,靜脈腔內消融手術是一種微創的靜脈曲張治療方法,創傷性低於傳統的大隱靜脈抽取手術。治療的原理是於靜脈血管內(靜脈腔內)施行射頻或激光能量,以破壞已有毛病的靜脈。靜脈腔內消融手術可於診所進行,病人在過程中完全清醒,而醫生亦會利用超聲波儀器監察血管狀況。醫生首先在病人的大腿注射局部麻醉藥物,並在大腿製造一個比針孔略大的開口,然後把導管從傷口進入靜脈,穿越患病的靜脈時,導管便會發放能量,燒灼靜脈壁令其萎縮,最終令整條靜脈被消融,解決靜脈曲張的問題。完成治療後,病人稍經休息隨即可以如常行走。 作者為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、血管健康基金會會長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

再談「外科專科」

信報 – 2013-07-05 之前提及,本港的普通外科專科(General Surgery)醫生,除一般常見的手術外,通常會根據其本身的專長及興趣,再專注於某類型的手術,並加以鑽研,例如乳房手術、肝膽胰臟手術、大腸手術,及血管手術等。 哪位醫生專長那類手術,在行內是騙不到人的,同行間會不成文地用上血管外科醫生、肝膽胰外科醫生等這類稱號;但有趣的是這些「外科分科」的稱號,雖然在醫院內或行內已被廣泛使用,但根據本港醫委會的規定,並不可以向公眾宣示的。所以無論外科醫生的專長是什麼,公眾名片上看到的,都一律是外科專科醫生。 人們不期然會問,那我怎樣找適當的醫生去動手術?不用擔心,一般手術如盲腸、痔瘡、膽石、疝氣或腸胃內視鏡等,每位普通外科醫生都能應付自如;至於較復習的手術,現時最常見的做法是先往接受全科醫生/家庭醫生的診斷,再轉介至適當的外科醫生,或由外科醫生,再將個案轉介予業內所認知、對該類手術熟練的醫生。 這種尋找醫生的「傳統」方式,在全球都由來以久,醫委會亦嚴格規定,醫生間的轉介不能涉及利益,市民大可以放心。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經多位醫生的診斷,確保個案可被轉介至合適的醫生跟進;可是,中間所花的時間可能較長,亦可能為病人帶來不便。 事實上,近年隨着醫療資訊發達,加上各種網上媒體發展成熟,市民只要在搜尋器鍵入各類疾病或手術字句,已可找到不同外科醫生的相關資料;歐美多國更已將有關的外科醫生分科資料,正式公開讓市民參考。其實此種做法已是世界多國的趨勢,本港醫學界的外科專科資歷制度,相信亦會逐步循此方向發展。 作者為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血管健康基金會會長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

認識腳痛成因瞭解下肢血管疾病

信報 – 2013-05-01 下肢動脈梗塞和靜脈曲張等血管疾病都是引起腳痛的常見成因,但礙於認知不足,不少患者都有病而不自知。早前由《健康創富》雜誌主辦、香港大塚製藥贊助的「下肢血管疾病──動脈梗塞及靜脈曲張」專題講座,邀請了外科專科謝卓華醫生擔任主講嘉賓,為市民講解有關下肢血管疾病的資訊。 動脈血管阻塞引致間歇性跛行 謝醫生表示,周邊動脈血管收窄或阻塞可引致腳痛,主要原因是由於血管老化,令血管壁增厚及失去彈性,導致血管通道收窄,血液因此供應不足而引發腳部疼痛。吸煙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等,都是加速血管硬化的主要因素。 此病症最典型的情況是出現「間歇性跛行」(Claudication),患者在站立、躺下或坐下時情況正常,但遇到活動或做運動需要行走一段距離的狀況時,肌肉會開始疼痛,必須立即停下來休息,數分鐘後情況才能好轉,不過恢復走路若干距離後病人會再次感到疼痛,情況就這樣不斷反覆。「間歇性跛行」引致的疼痛主要發生於小腿肌肉,少數病情嚴重的患者其皮膚更可能出現潰爛或壞死,甚至需要截肢。 帶氧運動改善血液不足 診斷時醫生會為患者量度足部及手部的血壓,以對比足部的血液供應情況。治療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方法可分為三大類,包括運動、服用藥物及微創手術。部分患者因腳痛而不願活動,但謝醫生卻建議他們應做適量的帶氧運動,例如緩步跑、行山等,不但不會使肌肉負荷過重,更可刺激新的血管增生及改善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。若運動期間感到腳部疼痛,可休息一會再繼續。 藥物治療方面,醫生處方的Cilosta-zal可於血管內發揮作用,避免血小板積聚,並能擴張已收窄的微絲血管及促進血管增生,患者服用三至六個月為一個療程,研究顯示治療後的行走距離會逐漸增加。若患者的病情嚴重,可考慮接受微創血管腔內手術(EndovascularSurgery)。術前需要先透過血壓檢查及電腦掃瞄瞭解血管內的情況,手術期間會以血管成型術及支架將已收窄及阻塞的血管打通或擴張,以增加血液的流量。 靜脈曲張嚴重時傷口難癒合 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靜脈血管疾病,多發生於腳部。謝醫生表示,正常情況下在腳部肌肉活動時,靜脈中的瓣膜可幫助血液向上流至心臟,以防回流及積聚在腳部。與間歇性跛行的情況相反,靜脈瓣膜閉合不全的患者在站立時,腳部血液會向下積聚令血管脹大造成小腿不適,腳部活動時不適感反而會減少。醫學界已將腿部靜脈問題分成六個階段,包括:(1)蜘蛛網狀靜脈;(2)血管突起及脹起;(3)腿部浮腫及容易疲累;(4)皮膚顏色變深變黑;(5)皮膚痕癢並引發濕疹及傷口;(6)長期潰瘍難以痊癒。 以不同治療方法對症下藥 如懷疑患有靜脈曲張,醫生會為患者進行超聲波檢查,以觀察腿部的深層靜脈、表層靜脈及其他靜脈的血液流動情況。治療靜脈曲張方面,可分為手術和非手術兩大類。如病情不影響日常生活,手術對於第一至三期的患者來說並非必要。謝醫生建議,病情較輕的患者應避免穿高跟鞋及長時間站立,亦可選擇穿著醫學專用的壓力襪,以紓緩由靜脈曲張引起的腿部不適。 第四至六期的患者則必須接受治療,治療方法包括傳統外科手術、微創靜脈腔內消融術及超聲波導引脈內注射治療。傳統的外科手術是把患者腿部較上位置的大隱靜脈結紮,然後抽走。此方法一般需全身麻醉,傷口較大,患者需要多點時間康復。微創靜脈腔內消融術(EndovenousAblation)則是於患者腿上開一個小口,再放入射頻或激光導管,產生熱力使壞血管收縮及堵塞,效果與傳統手術相若,但可選擇局部麻醉進行。而超聲波導引脈內注射治療(UltrasoundGuided Sclerotherapy)則是把藥物注射進血管來堵塞有問題的部分,此法只適用於較小的血管,可改善蜘蛛網狀靜脈或早期靜脈曲張的情況。謝醫生強調,任何治療都有其利弊及風險,病人應找適當的醫生,對症下藥,商討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 外科專科醫生 謝卓華

準確診斷靜脈曲張

睛報 – 2012 – 11 – 20 醫學界估計,近兩成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毛病,雖然並非所有情況都必須治療;但很多人若發現腿上出現不尋常的靜脈血管,即使並未有太大不適,亦希望查個明白。究竟血管外科是怎樣對靜脈曲張作出準確診斷的?醫生要了解患者病歷,並進行臨床檢查,而「多普勒超聲波血管掃描」(Duplex Ultrasound Scan),則更能準確顯示功能不良的靜脈血管,有助醫生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 大部份病人在接受治療前,都會以超聲波作詳盡檢查,患者在接受掃描期間,須站着不動,醫生會在病人腿部不同位置按壓,使靜脈血液流動,從而找出有問題的靜脈。現時這類檢查已可在診所內進行,外科醫生可以由問症、檢查、掃描、到診斷,一站式地完成;病人不用到別處掃描,再等候報告,費時失事。 但個人覺得最大的好處是,外科醫生可以第一身地因應出現問題的血管狀況,即時計劃治療方案,大大提高治療效果。不過,超聲波掃描也不是萬能,一些太早期的問題,仍可能找不出來;而很複雜的個案,也需要其他方法輔助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淺談靜脈曲張

睛報 – 2012 – 11 – 06 血管疾病中,「靜脈曲張」較常見,此症雖不像癌症或心血管毛病等可直接致命,但對患者所帶來的種種不適不便,卻往往非筆墨可以形容。 靜脈內有些像活塞的瓣膜,功能是阻止血液倒流;令靜脈好像單程路般,血液只能流向心臟,不能反向流動。但若腿部靜脈瓣膜功能失常,血液便會隨地心吸力向下回流,令靜脈血壓增加,久而久之,腿部靜脈便會慢慢腫脹彎曲、變形而引致「下肢靜脈曲張」。 此病臨床上分為六期,第一至三期為早至中期,主要徵狀包括下肢皮膚出現明顯可見的蜘蛛網紋,或彎彎曲曲的青根。甚至感到小腿腫脹、痠痛。但此階段患者並非一定要動手術;當病情發展至第三期以上,即腳眼位置皮膚變深色,出現痕癢及傷口等病徵,便須及早接受手術,阻止病情惡化。 現時治療靜脈曲張治療 ,已有很多微創的選擇,創傷性大減之餘,手術後康復速度亦較快,以至很多早至中期的患者,也希望早點接受治療,改善外觀之餘,亦解決腿部的痛楚不適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「分科專科」知多點

睛報 – 2012 -10 -17 時常有人問 :「醫生,你做甚麼手術的?」每次遇到這問題,總覺得三言兩語很難完整解答。因為作為普通外科專科醫生,小至皮膚粉瘤、盲腸、痔瘡、腸胃;大至血管瘤,甲狀腺,腸胃手術等,都須處理,很難盡錄。但病人有時真正想知的,是「醫生主要做的手術」。  那我會答,我的主項是血管外科 ,是普通外科裏的其中一門分科,主要處理跟血管有關的手術; 通常他們會追問︰「 是否也包括心血管及腦血管手術 」? 很抱歉,並不包括。那是「心胸肺外科」及「腦神經外科」的範疇 。 血管外科主要包括靜脈曲張、周邊血管阻塞、腹部主動脈瘤及血管增生等。 外科的分科專科(Subspecialty),在香港仍在發展中,且涉及的手術也較專門及複雜,通常是風險較高或案例較少的項目。 病人可能會擔心:「那我怎麼找適當的醫生做手術?」不用怕,外科的分科無論在公立醫院或私營市場己存在多時; 每位外科醫生的強項,在行内是騙不到人的, 比較複雜的手術,會被轉介至相關的外科醫生主理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普通外科不「普通」

睛報 – 2012-10-04 本港的外科界,其中一個較大的專科,英文名稱為Genereal Surgery, 中文譯作「普通外科」。個人覺得英文名稱較貼切,因這專科,涉及的手術範圍比較廣,由頭頸、食道、肝膽胰、乳房、腸胃、創傷、血管等,一律是此專科的範疇,絕不簡單。但中文名稱就好像給人一點「普普通通」的感覺;名稱的出處我未有深究,但總覺得可以有較好的叫法。 實際上,每一位普通外科醫生,除一般常見的手術外,大部份會再專注於一些複雜及高風險的分科手術,例如食道、肝臟及血管等。 隨着醫學知識及科技一日千里, 醫生要精通所有手術,己是天方夜譚,所以這些分科的手術也慢慢向着專科化演變。 在很多國家, 這方面已很成熟,病人有很多公開渠道找所需醫生。 香港在這方面還在演變,無論醫生是精於肝膽或血管,名片上所顯示的學銜,都是「普通外科專科」。 醫委會對「專科」一詞的使用,有嚴格規管,醫生不能隨意自稱為甚麼「痔瘡專科」、「包皮專家」等。這樣是要避免誤導市民,造成混亂;但代價是找醫生時要多花工夫。 下次見到你的外科醫生,不妨多了解他們的專業訓練背景,你會發覺他們絕不「普通」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外科專科

睛報 – 2012-09-27 常有人問︰「外科醫生是做甚麽手術的?」這是一條有趣的問題,讓我們從外科的範疇說起。 醫科學生在完成醫學院及實習生涯後,須接受六年或以上的外科訓練,其間按各自的興趣與專長等,選擇自己最合適的外科專科項目,加以深造,當中包括六大項目︰普通外科、泌尿外科、心胸肺外科、整形外科、神經外科及小兒外科。其中又以普通外科的人數較多及範圍較廣。 痔瘡、盲腸、疝氣、膽石、甲狀線、內視鏡檢查、腫瘤切除等手術,都是普通外科的範疇。一一些複雜的手術如肝臟、食道、血管等,通常需要受過相關訓練的醫生才可以處理的。 部份醫生對肝膽胰臟的手術較為熟練、部份則擅長於主理血管手術;但這些不明文的「分科專科」(即所謂的「肝膽胰專科」、「血管專科」等),在本港醫務委員會的規定下,並未能向大眾宣示,通常是經醫生為有需要的病人,作出轉介。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

醫健:主動脈瘤爆破前有徵狀

2010-04-23 醫健:主動脈瘤爆破前有徵狀 步行時突感腹背痛、走路及說話困難甚至頭暈,或是主動脈瘤爆破徵狀。主動脈瘤可出現在胸腔或腹腔,九成個案由血管硬化引起,令動脈如氣球般膨脹,當承受不住血流而爆破,死亡率高達八成。有血管外科醫生指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新症,可透過手術醫治,但港人對該症欠認知,有六成個案到主動脈瘤爆裂才緊急入院,大大減低生還機會。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血管,負責將帶氧血液傳送全身,年齡增長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及吸煙等因素,會令主動脈變得脆弱及硬化,部分血管可膨脹如氣球,形成主動脈瘤,兩至三成屬胸主動脈瘤,其餘為腹主動脈瘤。美國梅約醫療中心( Mayo Clinic )血管微創中心教授 William Stone 指,主動脈瘤會令血管壁變薄及失去彈性,一旦無法承受血液流通便會爆破,死亡率達八成。 本港每年千宗新症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血管外科主任鄭永強表示,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主動脈瘤新症及一百五十至二百宗死亡個案。隨 着 港人壽命延長,預計此類血管退化疾病會趨升,而港人飲食西化,糖尿病及高血壓年輕化,可能使主動脈瘤發病年齡下降。 伊利沙伯醫院血管外科副顧問醫生謝卓華指,小部分個案可感到腹部有腫塊「跳跳下」,但多數初時無徵狀,到接近爆破邊緣才感腹背痛及頭暈。本港未如歐美般推行主動脈瘤超聲波普查,因巿民缺乏認識及長者害怕做手術,不少個案均在爆破後才送院。該院由一九九八至二 ○ ○ 七年共有二百五十三宗病例,急症個案佔六成,立刻做手術仍有三至四成病人死亡,非急症個案的手術死亡率則近乎零。鄭永強補充,主動脈瘤每年增長約五毫米,當直徑大於五厘米,一年內爆破風險為一成,便應做手術。醫生會視乎血管瘤形狀及大小,才決定採取開刀或微創手術,前者以人工血管取代血管瘤的動脈,術後需留醫五至九日;微創手術只需在大腿兩側開啟小洞,將支架置入主動脈,以「通波仔」原理令血液流通,只需留院三日,四至六星期可恢復正常活動,但價錢較昂貴,約需九至十萬元。

Scroll to Top